華迪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以"宣傳平臺、工作平臺、服務平臺"為工作定位,構建政策法規、基層公開、便民服務、監督管理、溝通互動、服務發展六大功能板塊,形成市、區(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一體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網絡,實現橫聯部門、縱貫村(社區)城鄉全域覆蓋,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全方位、綜合性政務和公共服務。 華迪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主要服務對象為縣(區)、鎮(街道)、村(社區),各個級別的服務內容各不相同;各個基層單位的服務內容可以整合原有信息化系統,也可以新建,同時還可以漸進式擴展,根據各地的情況因地制宜,解決政府關心的痛點與難點;平臺除了各地最關心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內容,更有利于宣傳各個村鎮,促進基層組織的經濟發展、旅游發展、民生發展、招聘就業等。 民生政策文件、政策解讀和國家、省、市法律法規和法律服務等內容 基層黨務、政務、村(居)務、財務、農村集體“三資”以及村(居)民小組組務公開等內容 與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就業、社會保障、生育、證件辦理等14類服務事項辦事指南以及服務事項的在線申請和結果查詢 政風行風熱線、智能交互、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四級互動信箱、民生投票評議系統等溝通渠道 紀檢監察、黨員投訴舉報、網上信訪大廳3個網絡舉報平臺和行政審批電子監察、農村集體“三資”、村級專項資金監管等4個監管工作平臺 可整合各類與信息公開、辦事服務相關的業務系統大數據,通過分類統計分析實現大數據的可視化呈現,為領導決策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 案例:成都市基層公開綜合服務監管平臺,在22個區縣(含簡陽市、天府新區),374個鄉鎮(街道), 4263個村(社區)得到廣泛應用,從2013年起一直穩定、持續、高質量運行。系統累計更新信息約1700萬條,訪問總量約1.2億次。 (注:該平臺在2018年12月15日于人民日報社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二屆國際公益慈善論壇上,獲“2018民生示范工程”榮譽) |